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用書17長城

溫馨提示: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用書17長城的圖片如果出現(xiàn) “進度條” 說明圖片正在加載中,請耐心等候...,如果加載太久,請刷新一下頁面重新加載。。。
 


一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xiàn)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 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2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3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lián)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根據(jù)文意,教材配有兩幅圖片,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一幅是長城城墻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詞句解析。(1)對句子的理解。①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這句話用詞準確精當,承上啟下,過渡自然!罢 踏 扶”這三個動詞是說作者已經(jīng)身臨其境來到長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說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②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 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多少”表示無數(shù),飽含作者無限的感慨;“前不見頭 后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與開頭“一萬三千多里”相呼應;“才”在這里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贊嘆之情。(2)對詞語的理解。垛口:指城墻頂部外側建筑的兩米多高的齒形墻。瞭望口:指齒形墻凹下去的部分。射口:指齒形墻上用來射箭的洞。
二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 城磚 城墻 屯兵 堡壘 打仗 呼應 肩膀 智慧 凝結 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 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三 教學建議
1.課前可以布置學生搜集關于長城的歷史知識 故事傳說或圖片資料。
2.教師可以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下面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一是以作者的情感為主線組織學生閱讀,即緊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和第4自然段,讓學生在文中找一找相關語句,體會作者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先讓學生充分朗讀 勾畫 批注,再全班交流。學生每談到一處,都可以回到這兩句話讓學生再讀一讀,談一談新的感受和體會,不斷加深情感體驗,使學生口里讀出感受,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一是以圖為主線組織學生閱讀。如,初次讀圖,描述圖意,圍繞“長城”提出疑問,以學定教;再次讀圖,圖文結合,讀文與畫示意圖結合,感悟文本,解決疑問,了解長城的特點與構造;三讀插圖,課內(nèi)外結合,啟發(fā)想象,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發(fā)情感;四借圖畫,學生依序講解 介紹長城,遷移運用語言。一是以語言的感悟 積累 運用為主線組織學生閱讀。老師創(chuàng)設小導游介紹長城的情境,在充分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大膽上臺當“小導游”,向“游客”(全班同學)介紹長城,師生合作,隨機出示相關圖片 課件。也可以自由組成“導游小組”上臺介紹,以一名學生為主,其余學生補充。學生能介紹多少就介紹多少,可以介紹書上了解到的,也可以介紹課外搜集的傳說 故事 資料,臺下的“游客”可以提問,形成互動氛圍。如果采用這種思路進行教學,教師要注意發(fā)揮引導作用,避免在學生還沒有充分閱讀課文 充分交流感受時就直接進入當小導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3.引導學生體會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要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一是使學生感受到“長”而“高大堅固”又“氣魄雄偉”的長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代建筑;二是感受到當年修筑長城時,在極其落后的條件下,勞動人民能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關于長城的特點,可以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語句,借助圖畫或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導學生領會,并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如,“有一萬三千多里”,可以讓學生在地圖上指一指哪些省市有長城(甘肅 寧夏 陜西 山西 內(nèi)蒙古 北京 河北等省 直轄市 自治區(qū)),算一算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多長時間,談一談登長城或登山的感受,從而真切地體會出長城的萬里雄姿之美。在讀 議長城特點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圖片,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的位置 樣子及其作用,并根據(jù)課文文字,參考文中的圖片,試著畫出長城的結構示意圖,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在交流時,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話的含義。(1)聯(lián)系前一句話進行理解。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大概相當于多少個同學的重量,從而體會出修筑長城的的確確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2)聯(lián)系第1 2自然段進行體會。課文先寫長城的長,從側面反映出工程的艱巨:在“崇山峻嶺”之中修筑長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而勞動人民利用山勢讓長城“蜿蜒盤旋”,還設計了垛子 瞭望口 射口 城臺等結構,這正是“智慧”的體現(xiàn)。
4.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語言激情 文本感悟激情 學生朗讀激情 相關資料滲透激情等多種策略,把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讀之中。有條件的話,可以播放有關長城的紀錄影片,展現(xiàn)如織的中外游人游覽長城的情景,或出示游客特別是名人 偉人的留言或題詞,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下面是幾位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贊譽之詞: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ㄒ陨星翱偫砝e)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绹翱偨y(tǒng)尼克松)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俄羅斯前總統(tǒng)葉利欽)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和力量!          。绹翱偨y(tǒng)里根)
5.本課的生字較多,教學時應以學生已有水平為起點,在學生自己認讀 互相交流的基礎上相機進行指點。要提醒學生注意,“隔”字的里面不要多寫一橫!膀暄驯P旋 氣魄雄偉”等詞語可以通過查字詞典 觀察插圖理解。
6.課后安排了選做題,建議學生多搜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 傳說和圖片資料。教師可以提示搜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建議有條件的學生進一步搜集,不必做統(tǒng)一的要求。
7.本課后面的“資料袋”中,列出了29處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名單,展示了8幅精美的圖片,目的在于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一讀文字,看一看圖片,查一查地圖,談一談感受;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圖片或錄像資料,激發(fā)學生繼續(xù)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愿望;或是引導學生繼續(xù)閱讀一些有關世界遺產(chǎn)的文章,如選讀課文中的《迷人的張家界》,《同步閱讀》中的《碧水丹山話武夷》《廬山落霞》《黃山記》《仰望布達拉》等,從作品中感受“世界遺產(chǎn)”的魅力。
四 相關鏈接
世界遺產(chǎn) 1972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公約》。1976年成立了政府間合作機構──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由公約締約國大會選舉產(chǎn)生的21個國家組成,其主要任務之一是在締約國提出建議的基礎上,確定應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公約》范圍內(nèi)加以保護的各國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將這些國際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使國際社會將其作為人類的共同遺產(chǎn)加以保護。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分別在各締約國舉行,主要任務是決定哪些遺產(chǎn)可以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并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chǎn)的保護工作進行監(jiān)督指導。2004年6月,第2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在中國蘇州舉行。截至2004年7月,全世界已有178個國家或地區(qū)加入公約,全世界共有世界遺產(chǎn)788處,包括133個國家的611個文化遺產(chǎn),154個自然遺產(chǎn),和23個文化自然雙重遺產(chǎn)。我國于1985年加入該公約,成為締約國。自1987年第11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將故宮等6項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至2004年7月將高句(gōu)麗王城 王陵及貴族墓葬列入名錄,中國已有30項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址被列入該名錄,總數(shù)量排在西班牙 意大利之后,位居世界第三。長城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據(jù)《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這是關于長城的最早記載。秦始皇滅六國統(tǒng)一中國后,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將秦 趙 燕三國的北邊長城加以修繕,連貫起來。故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這就是俗稱的“萬里長城”,至今還有遺跡殘存。此后漢 北魏 北齊 北周 隋各代都曾修筑過長城。明代為了防御異族的侵擾,前后修筑長城達18次。明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6700千米。課文中描寫的這段長城就是明代修筑的。八達嶺長城位于北京延慶縣軍都山上,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東連永寧,西接宣化,南達北京,北連延慶,因“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有此名。聯(lián)合國與長城 198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的萬里長城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1992年,聯(lián)合國為教科文組織所推動的“世界遺產(chǎn)”運動發(fā)行了一套郵票,共6枚,圖案是6個國家的名勝古跡,中國長城是其中之一。這套郵票在紐約 日內(nèi)瓦 維也納各發(fā)行兩枚。長城票在紐約發(fā)行,1992年1月24日首發(fā)。很多國家都向聯(lián)合國贈送過代表本國的禮物。我國政府于1974年贈送給聯(lián)合國的巨幅長城掛毯,現(xiàn)掛在聯(lián)合國大廈安理會代表休息廳。不到長城非好漢 出自毛澤東1935年10月作的《清平樂·六盤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首詞是毛主席率領紅軍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生動地表現(xiàn)了毛主席及其率領的紅軍勝利登上六盤山后遠望云天的情景,抒發(fā)了徹底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堅強決心,以及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F(xiàn)在,在八達嶺長城腳下和858米好漢坡上立有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碑刻。這句話已經(jīng)成為表達決心 抒發(fā)英雄氣概與壯志豪情的名言,流傳甚廣。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師教學用書17 長城

聲明:我們收集的教材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版權都歸相關出版社,如果冒犯您的權益,我們會進行相關處理。請廣大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務必注意這一點。我們努力收集相關的教材只為自己提供便利,可能也為你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