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表現(xiàn)出陳勝強烈的反抗精神和非凡抱負(fù)。
D.“詐稱公子扶蘇﹑項燕”這個策略口號的提出,充分表現(xiàn)了陳勝洞察時局的能力。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選文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時,要在熟練把握原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逐一對各項作出判斷。不難看出,B項中的先后順序有誤,正確的順序應(yīng)該為:并殺兩尉、動員起義、為壇而盟。(三)大義感人
楚昭王遭闔廬之禍,國滅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反矣!何患無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賢也!”相與從之;虮甲吒扒,號哭請救,竟以復(fù)國。
漢高祖入關(guān),召諸縣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當(dāng)王關(guān)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凡吾所以來,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與秦吏行至縣鄉(xiāng)邑,告諭之,秦民大喜。已而項羽所過殘滅,民大失望。劉氏四百年基業(yè)定于是矣。
(節(jié)選自《容齋隨筆》,有改動)
【注】楚昭王遭闔廬之禍:指吳王闔廬伐楚,五戰(zhàn),楚王敗。1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限一處)(2分)
劉氏四百年基業(yè)定于是矣
答案:劉氏四百年基業(yè)/定于是矣
解析:本題考查劃分文言文朗讀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或動賓之間。此句的主語是“劉氏四百年基業(yè)”,謂語是“定”,“于是”作狀語,“矣”是句末語氣詞,所以,“/”應(yīng)畫在“基業(yè)”和“定”之間。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父老反矣!何患無君
答案:父老鄉(xiāng)親們回去吧,還愁什么沒有君王嗎?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這個句子的后半句是倒裝句,正常語序是“何患無君”。還要在理解整句大意的基礎(chǔ)上,準(zhǔn)確把握“反”在這里是通假字,通“返”,“返回”的意思;“患”是“愁”的意思。13.選文記敘了三個故事:楚昭王
,漢高祖約法三章定基業(yè),項羽“所過殘滅,民大失望”,用鮮明的對比,突出了 的重要性。(2分)
答案:依靠父老鄉(xiāng)親復(fù)國 民心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時,要在熟讀原文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題干的相關(guān)提示與要求進行正確概括。根據(jù)對首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難了解到楚昭王深得民心,從“相與從之,或奔走赴秦,號哭請教”,可以推斷出第一空應(yīng)填“依靠父老鄉(xiāng)親復(fù)國”。第二空要填寫對第三件事的對比中得出的結(jié)論,即民心的重要性。附:譯文吳王闔廬伐楚,國家滅亡而出逃。父老鄉(xiāng)親來送他,楚昭王說:“父老鄉(xiāng)親們回去吧,還愁什么沒有君王嗎?”父老鄉(xiāng)親們說:“希望有像您這樣的顯明君王啊!”一起跟隨著他,有的前往秦國,號哭著請求支援。最后終以此復(fù)國。
漢高祖劉邦率軍進入咸陽以后,召集各地有聲望的人說:“父老鄉(xiāng)親們被秦朝苛酷的刑法所殘害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我要在關(guān)中做王,與父老鄉(xiāng)親們約法三章。我來的目的,就是替大家除去以前的禍害,不是來施暴的。于是派人和秦朝官吏一起到各郡縣鄉(xiāng)邑,向百姓解釋說明,百姓們都很高興。不久,項羽所過之處殘殺無辜,百姓大失所望。劉氏四百年的基業(yè)就確定于這個(時候或事件)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4分)閱讀下面的兩篇文章,分別回答文后的問題。
(一)翩翩雙飛燕
①鳥族中,與人類關(guān)系最親密的當(dāng)屬燕子。幾千年里,人們?nèi)藗円恢卑蜒嘧右暈橄闉酢⑷瘌B,歡天喜地恭迎,小心翼翼侍奉,不僅宅第開放,檐梁裸呈,甚至夜不閉戶。
②燕子身體俊長,背羽大都呈灰藍黑色,因此,古人又稱之為玄鳥。它體態(tài)輕盈,兩翼狹長,善于飛行;钑r,兩翼平展于體側(cè),如同鐮刀,尾巴分叉像剪子。它飛行迅速如箭,喜歡俯沖疾馳,忽上忽下,時東時西,能在比其身軀長度還小的距離內(nèi)作九十度轉(zhuǎn)彎,堪稱飛行“高手”。
③燕子是鳥類家族中的“游牧民族”。每當(dāng)秋天來臨,它們就成群地飛向南方;到第二年春暖花開,又飛回原來生活過的地方!靶⊙嘧,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薄踹w飛多遠(yuǎn),□隔著萬水千山,它們□能靠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返回故鄉(xiāng)。
④表面上看,是北國冬天的寒冷使燕子離鄉(xiāng)背井,其實不然。燕子以昆蟲為食,且習(xí)慣于在空中捕食飛蟲?墒,北方的冬季沒有飛蟲可供燕子捕食。
燕子不能像啄木鳥那樣去發(fā)掘潛伏的昆蟲的蟲卵、幼蟲和蟲蛹,也不能像松雞那樣在冬季雜食漿果、種子或改吃樹葉,食物的匱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秋去春來,南北遷徙。
⑤燕子一般在4-7月返鄉(xiāng)。返鄉(xiāng)后,頭一件“大事”便是雌鳥和雄鳥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園,有時補補舊巢,有時建個新巢。他們不斷銜來泥土、草莖、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終于,一個嶄新的碗形巢便出現(xiàn)在人家屋檐下了。
⑥鳥族中,燕子是出了名的勤勉,除遷徙、筑巢之累,更體現(xiàn)在哺雛之勞上!傲荷嫌须p燕,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燕子每年繁殖兩窩,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窩產(chǎn)卵4-6枚,卵乳白色。
⑦
,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審美愉悅。春燕、征燕、歸燕、新燕、舊燕、喜燕、勞燕、雙燕……單看人們對燕子的稱呼,就令人浮想聯(lián)翩。
⑧古詩文中,燕子幾乎是被歌詠最多的!棒骠嫘聛硌,雙雙入我廬”,在陶淵明筆下,喃喃繞梁、人燕同居,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帶給白居易多少早春到來的欣喜;“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燕子北遷南徙,歸去來兮,成了晏殊眼中傷春感時的最佳情物。古時候,人們還常把山河羈旅、家國破碎的傷痛與燕子連在一起。“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故園頹毀,梁棟無蹤,徒留惆悵。
⑨然而,隨著院落平舍被取締、高樓大廈之崛起,人居的封閉式格局使燕子愈來愈面臨無梁可依、無檐可遮、無臺可歇、無舍可入的尷尬。流傳幾千年的燕事,難道真要與人煙訣別了嗎?那尋尋覓覓的徘徊、聲聲斷斷的哀鳴、空空悵悵的彷徨,又能寄與誰呢?
14.閱讀全文,在第⑦段橫線處填寫一個能夠概括上文內(nèi)容的句子,使上下文語意連貫。(寫在下面的橫線上)(4分)
,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審美愉悅。
答案:燕子不但勤勉(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提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第一步,先要理解與第⑦段相鄰的⑤⑥段的內(nèi)容。第⑤段說的是燕子筑巢,第⑥段說的是燕子哺乳,將兩段結(jié)合起來分析,用第⑥段中的詞語“勤勉”更能概括燕子的特點。第二步,聯(lián)系第⑦段最后一句“單看人們對燕子的稱呼,就令人浮想聯(lián)翩”,再聯(lián)系橫線后的句子“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無窮的審美愉悅”,明確橫線處與橫線后的句子連起來說明了人們喜愛燕子的原因。第三步,抓住關(guān)鍵詞語“而且”分析橫線處應(yīng)有一個“不但”與之搭配,將燕子的“勤勉”與“不但”連起來,就能得出答案。15.閱讀第③段,說一說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3分)
燕子是鳥類家族中的“
游牧民族”。
答案:“游牧民族”是指某些地區(qū)的人們?yōu)榱藢ふ疑钯Y源而不斷從一個地方移居到另一個地方(1分),用在句子中是使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1分),生動形象地說明燕子秋天飛向南方,來年春天又飛回原來生活的地方的習(xí)性(1分)。
解析:本題考查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解答此題時,先要答出“游牧民族”的意思,其次要結(jié)合說明方法及句意綜合作答。此句將燕子比作“游牧民族”,可以看出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另外,注意結(jié)合句意及“游牧民族”的特征概括。16.請從說明方法的角度,簡要說明第④段畫線句的表達作用。(3分)
燕子不能像啄木鳥那樣去發(fā)掘潛伏的昆蟲的蟲卵、幼蟲和蟲蛹,也不能像松雞那樣在冬季雜食漿果、種子或改吃樹葉
答案:該句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1分),將燕子與啄木鳥的捕食方式、松雞的雜食習(xí)性進行比較,突出了燕子以昆蟲為食且習(xí)慣在空中捕食飛蟲的生活習(xí)性與捕食方式(1分),從而解釋了燕子不得不每年都秋去春來、南北遷徙的原因(1分)。
解析:本題考查結(jié)合說明方法對句子表達作用的理解能力。第一步,辨識畫線句子使用了何種說明方法,句子談及啄木鳥的捕食、松雞的雜食,并用“燕子不能像……也不能像……”,將燕子與這兩者進行了比較,所以該句使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第二步,分析表達作用,要將句子還原到第④段中,明確第④段說明的內(nèi)容,抓住和燕子對比的兩個對象來闡述。17.文章第⑧段引用了許多古詩句,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分)
答案: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使文章文采飛揚(1分),內(nèi)容更加充實、豐富,從而更好地說明人們對燕子的喜愛(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文語言特點的能力。解答時要從語言與內(nèi)容兩個層面分析。從語言上看,引用陶淵明、白居易、晏殊等人的古詩詞,增加了文采,更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從內(nèi)容上看,則更能表現(xiàn)出第⑦段中所說的人們對燕子的喜愛之情。18.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篇介紹燕子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第③段“□”處可以填入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依次是“無論”“哪怕”“也”。
C.文章第③④段的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
D. 文章結(jié)尾“那尋尋覓覓的徘徊、聲聲斷斷的哀鳴、空空悵悵的彷徨,又能寄與誰”,運用了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留給讀者無限的思考。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說明文綜合知識的辨析能力。A、B、C項說法正確。D項“那尋尋覓覓的徘徊……又能寄與誰呢”,使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不是設(shè)問。(二)謎題
、傥业暮⒆釉谒臍q以前,都是無憂無慮的快樂孩童,可是,進了幼稚園以后,就會有些改變了,那是因為有人告訴了他們:生命有種極限,任誰也無法抗拒。
②我記得女兒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天,我正在廚房做中飯,秋天的陽光從窗外照進來,把屋子里照得很亮很溫暖。她一臉惶急的來找我了:'媽媽,你有一天會死掉的,是嗎?'
、畚以尞惖鼗剡^身來,低頭看她。
我的小胖女兒有著薔薇的雙頰,黑葡萄的瞳仁,還穿著學(xué)校的小白圍兜,早上去上學(xué)時候的那種笑容不見了,換上了一種憂急而又嚴(yán)肅的表情。我微笑地摸摸她的臉:'不會啊,媽媽會活到很老很老的。'
、'可是,他們說,活到多老也有一天會死的。'
、菸壹傺b輕松地開冰箱,拿出青菜和水果來,心里盤算著該怎樣回答她,怎樣為她解釋這樣的第一課呢?一面洗菜,一面仍然是用不在意的語調(diào)來回答她:'媽媽要到很老才會死,那時候你已經(jīng)長得夠大,就不會有什么關(guān)系了。'
⑥'可是,不管怎樣樣,你總是會死掉的,那我就再也看不到你了,我不喜歡這個樣子,怎么辦呢?'說著說著,她的小淚珠就一串串地掉了下來,
我把她抱進懷里,輕輕地拍著她的背,好溫暖好柔軟的小寶貝啊。我親愛的孩子,媽媽也不喜歡這樣。寢屢膊恢涝撛趺崔k才好!
、邇鹤拥搅怂臍q,同樣的情景又重復(fù)出現(xiàn)了一次。他問得比姐姐還急,跟前跟后的,非要我給他一個比較滿意的答復(fù)為止。
、辔掖蟾乓彩切θ轁M面地哄了他一陣子,孩子到底還小,還是可以慢慢哄過來的,然后,他們就能高高興興地出去玩了。要到某一些特別的時刻里,才會再提幾句,但是,第一次的那種驚惶以后再沒出現(xiàn)過了。不過,我想,那種感覺是仍然存在的,只是小心地藏在某一個不愿觸及的角落里而已,就像他們的母親一樣。
、
我和他們,其實也沒有什么差別! ⑩前幾年,很想變做一棵樹,一棵可以繼續(xù)生長,永遠(yuǎn)不死的樹。
。11)我想做一棵高高大大的樹,有挺直的軀干,有茂密的枝葉,風(fēng)吹過來的時候,每一片葉子都會翻動,云拂過來的時候,我知道,也能感受那種輕柔的涼意。水從地里流過來的時候,我也知道,并且能從容地吸取。
。12)我想做一棵很敏感又很快樂的樹,可以活好幾千好幾萬年,而每一年春夏秋冬的變化都能記住,所有美麗的回憶都可以存進年輪里面,一層松一層緊,一圈淡一圈深的,都妥妥帖帖地放在心里,該有多好!
。13)我就常常做這種夢,并且,偶爾走進森林時,也常會仔細(xì)端詳,想挑選一棵適合我的理想的樹。
。14)一直到有一天晚上,忍不住了,終于把我的感覺向丈夫說了出來:'假如能變成一棵樹該有多好,永遠(yuǎn)也不會受死亡的威脅。'
(15)'誰說的?樹的年齡也有限制的啊。'
。16)'可是,不是有很多樹可以活很久的嗎?'
(17)'了不起幾千年,還是逃不了枯萎死去的一天啊。'丈夫在燈下一面看書,一面微笑著回答我。他那樣輕描淡寫卻又那樣肯定的一句話,把我最后的希望也破滅了。
。18)整個晚上,我走來走去做了很多家事,卻沒有再說一句話。
。19)生命本來就是一個無法解答的謎題。
。20)我和我幼小孩子的心情,其實并沒有兩樣。我不能說生命不甜,我不能說生命不美,但是就是因為它的甜蜜和美麗,才使我心中充滿了憂傷,而也就是因為心中充滿了憂傷,我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和美麗。還是讓春去秋來,讓歲月逐漸把我改變了吧,我愿意接受上蒼一切的賜予和一切的安排。
(作者:席慕容,文章有刪改)
19.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填空。(4分)
文章圍繞“生命”這個謎題,記敘了三次“解題”的經(jīng)過,最終醒悟到:要“
”,要“
”(用原文語句回答),表現(xiàn)出她
、
的人生態(tài)度。
答案:更加珍惜眼前一切的甜蜜與美麗 愿意接受上蒼一切的賜予和一切的安排 樂觀 曠達(每空1分)
解析:本題考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抓住關(guān)鍵詞“最終”,在文章結(jié)尾處順藤,抓住關(guān)鍵詞“醒悟”摸瓜,即可得出前兩空的答案。后兩空,要在解答前兩空的基礎(chǔ)上,用積極向上、樂觀曠達之類的詞語概括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20.品味語言,回答下面的問題。(7分)
A.請從人物描寫手法的角度,賞析第③段畫線句。(4分)
我的小胖女兒有著薔薇的雙頰,黑葡萄的瞳仁,還穿著學(xué)校的小白圍兜,早上去上學(xué)時候的那種笑容不見了,換上了一種憂急而又嚴(yán)肅的表情。
答案:該句運用了外貌描寫(1分)、神態(tài)描寫(1分)的描寫手法;“薔薇的雙頰”“黑葡萄的瞳仁”刻畫出女兒的幼小可愛(1分);“早上去上學(xué)時候的那種笑容不見了,換上了一種憂急而又嚴(yán)肅的表情”生動地表現(xiàn)出女兒因為聽人說生命的極限誰也無法抗拒,擔(dān)心媽媽有一天會死掉的擔(dān)心、焦急以及急于求證這種想法的正確性的認(rèn)真情狀(1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人物描寫手法的賞析。第一步,回憶描寫人物的手法有哪些;第二步,把畫線部分文字與描寫手法一一對照,明確這一句描寫女兒的雙頰、瞳仁、衣著、表情,使用了外貌描寫與神態(tài)描寫的手法,最后結(jié)合句子分析這些描寫體現(xiàn)了她怎樣的形象、心理即可。B.結(jié)合語境,說說第⑥段中加點詞語的含義。(3分)
我把她抱進懷里,輕輕地拍著她的背,
好溫暖好柔軟的小寶貝啊。
答案:“好溫暖”是“使人感到好有溫情”的意思,“好柔軟”是“好柔和”的意思(1分);句中形容的是幼小的女兒帶給媽媽的感受,女兒擔(dān)心媽媽會死掉,擔(dān)心再也看不到媽媽了,這樣的話語讓母親感到自己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1分)感受到孩子對自己的依戀與愛,有一種溫馨的感覺(1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句子加點詞語的理解能力。解答時從兩個詞語的本義出發(fā),結(jié)合第⑥段具體語境(女兒擔(dān)心媽媽有一天死掉)分析女兒對母親的愛以及這種愛帶給母親的溫暖與柔軟。21.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第⑨段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的作用。(3分)
答案:承上啟下(過渡)(1分),承接上文兩個孩子對生命極限的擔(dān)心憂慮(1分),引起下文“我”對生命極限的擔(dān) 憂(1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關(guān)鍵段落作用的能力。細(xì)讀第⑨段,抓住關(guān)鍵詞“我和他們”,明確“他們”指的是上文所述的兩個孩子,兩個孩子與“我”“其實也沒有什么差別”的是對生命極限的憂慮,即是⑨段之后“我”的感想,所以該段在結(jié)構(gòu)上起的作用是承上啟下。
22.將文章第(11)段與下面鏈接的語段進行比較閱讀,指出它們在寫作上的一個不同點,并結(jié)合內(nèi)容說說作用。(5分)(提示:可從修辭手法或?qū)懛ǖ慕嵌茸鞔穑?br>
【鏈接】……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他也許長在平原上,巖石上,城墻上,只要他抬頭看見了天,。】匆娏颂欤∷闵斐瞿廴~來吸收空氣,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風(fēng)中跳舞……
(節(jié)選自冰心《談生命》)
答案:示例一:從修辭手法上分析:文章第(11)段用了擬物的修辭手法,將“我”比擬作一棵高高大大的樹,描寫這棵“樹”遇到風(fēng)、云、水時的情狀,反映了人生會有各種經(jīng)歷,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作者對生命的感悟。鏈接材料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生命比作一棵小樹,給人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活力。
示例二:從寫作手法上分析:文章第(11)段用了直抒胸臆的寫法,很直接地表達出“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一棵樹以及內(nèi)心的感受。鏈接材料主要運用了描寫的手法,通過描寫小樹生長以及汲取養(yǎng)分時的畫面來表現(xiàn)生命的活力。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寫作特色的能力。兩者均是寫對生命的感悟,但是目的不同,文本語段重在寫生命經(jīng)歷值得珍惜,鏈接材料重在表達生命需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因此兩者使用了不同的修辭。前者使用了比擬,將人比作樹,后者使用了比喻,將生命比作樹,由此生發(fā)開去即可。寫法上前者重感受抒情,后者重畫面描寫,由此生發(fā)開去即可。四、作文(50分)23.按要求作文
請以“
一個夏日的早晨”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膽地選擇你最能駕馭的文題,寫你最熟悉的內(nèi)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②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xxx”代替,否則扣分;③不得抄襲;④不少于600字(如寫作詩歌不要少于20行)
答案:略
解析:本題是命題作文。首先要抓住關(guān)鍵詞。題目“一個夏日的早晨”中,“一個夏日”點明故事發(fā)生的季節(jié),“早晨”一詞,進一步限定了故事的具體時間、背景。其次,確定寫作方向。建議考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回歸“學(xué)習(xí)”“生活”“情感”“人生”這些永恒的主題,寫自己生活中的感動瞬間,在體現(xiàn)自我成長的同時,盡量體現(xiàn)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愛國情、中國夢等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的主題。再次,抓住寫作要求?忌蛇x取自己熟悉的文體寫作,選取自己最熟悉的內(nèi)容,同時要表達真情實感。另外,注意不能抄襲和不能出現(xiàn)真實校名、姓名等要求,避免因?qū)忣}不當(dāng)而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