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校網為您提供《宋史·蘇軾傳》2020年高考全國I卷|附譯文翻譯_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9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果!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嘉祐二年,試禮部。主司歐陽修思驚喜,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 洵卒,贈光祿丞。既除喪,還朝,以判官告院,安時創(chuàng)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
新政日下,軾于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于司農,是擅造律也!碧崤e官驚曰:“公姑徐之!蔽磶,朝廷知法害民,罷之。
元佑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乃裒羨緡得二千,復發(fā)橐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兆诹ⅲ蟀,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佑以來,未嘗以歲課乞遷,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卒于常州,軾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于天,
嘗自謂:“作文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彪m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
(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
參考答案:
蘇軾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游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說出其中的要害。嘉祐二年,參加禮部考試。當時文章晦澀怪異的弊習很重,主考官歐陽修想加以改正,見到蘇軾《刑賞忠厚論》,很驚喜,想定他為進士第一名,但懷疑是自己的門客曾鞏寫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經義策問取得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來憑推薦信謁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說:“我應當讓這個人出人頭地了!边m逢蘇洵去世,朝廷賜給他金帛,蘇軾推辭了,要求贈父親一個官職,于是贈光祿丞。
當時新的法令紛紛頒布,蘇軾在這期間,常常設法使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得以安寧。改任密州知州。司農寺實行自報財產的手實法,不立即實行的以違反詔令論罪。蘇軾對提舉官說:“違反詔令的罪責,如果出自朝廷,誰敢不服從?現(xiàn)在出于司農寺,這是擅自制定法令! 提舉官吃驚地說:“你慢一點推行新法!辈痪,朝廷知道這法令有害于百姓,撤銷了它。
元佑元年,蘇軾以七品官服入侍皇帝于延和殿,賜他銀緋,升為中書舍人。元佑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蘇軾放寬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fā)揮。巡視考場的宦官常侮辱應試士人,而且抓住意義曖昧的個別辭語,誣陷為罪狀,蘇軾把這些宦官都奏請驅逐。元佑四年,因積累了一些議論政事的話,被當權的人所恨。蘇軾怕不被他們所容忍,請求調到外地,任龍圖閣學士、杭州知州。蘇軾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饑荒和瘟疫并發(fā)。蘇軾向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賜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換取米來救濟饑餓的人。第二年春天,又減價出售常平倉的米,做了很多粥和藥劑,派人帶著醫(yī)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蘇軾說:“杭州是水陸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別處常要多些。”于是收集多余的錢二千緡,又拿出自己囊中黃金五十兩,建造治病場所,漸漸積貯錢糧來防備疫病。徽宗即位,移居廉州,改任舒州團練副使,又移至永州。又經過三次大赦,就提舉玉局觀,恢復朝奉郎。蘇軾從元佑以來,從未因每年考績要求升遷,所以官職僅止于此。建中靖國元年,在常州去世。蘇軾和弟弟蘇轍,學他們的父親蘇洵寫文章,從來得之于天資。
曾經自稱:“寫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本來就沒有一定的格式,僅是常要在該說的地方就說,該停的地方就停!奔词故擎倚εR的話,都可以寫成文章。他的文體博大豐富光輝燦爛,稱雄百代,自有文章以來,也屬少見。
-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 B: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 C: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 D: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 答案為:A
注:該句譯為,元佑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正逢大雪嚴寒,士子們坐在庭院中,顫抖地不能說話。蘇軾放寬他們的禁約,使他們能盡量發(fā)揮。巡視考場的宦官常侮辱應試士人,而且抓住意義曖昧的個別辭語,誣陷為罪狀,蘇軾把這些宦官都奏請驅逐!笆孔ブ小笔鞘÷跃浜蜖钫Z后置句,“噤未能言”是顫抖地不能說話,不能從中間斷開,排除BC,“使得盡技”和“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兩句的主語不一致,排除D項。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主句既可指主管某項事務的官員,又可轉指科舉的主試官,文中指后者。
- B:殿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高一級的考試,在殿選舉行,由丞相主持。
- C:司衣是官名,又稱為大司農,主要掌管農桑,倉儲、租稅等相關事務。
- D:當軸,指官處在重要的位置,當軸者則指身居顯赫職位的當權官員。
- 答案為:B
注:殿試的主持者應為皇帝。 -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蘇軾自幼聰穎,深受時賢賞識。母親親自為他授課,他往往能說出要點。歐陽修十分看重他,曾對梅圣俞表示,應當避開此人讓他出人頭地。
- B:蘇軾因勢利導,利用新法便民,當時王安石創(chuàng)行新法,他上書論其不便;新政下達,他常常設法使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寧。
- C:蘇軾直面饑疫,解救受災百姓。她在任職杭州時遭遇早災病疫,減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紓緩災情;同時又集貯錢糧、建造治病場所以防備疫病。
- D:蘇軾天賦異稟,為文得心應手、他從父習文,又極具才華,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婧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最終成為一代文宗。
- 答案為:C
注:“他在任職杭州時遭遇旱災病疫,減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紓緩災情”有誤,原文是“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不是蘇軾減免的,而是上奏皇上減免的。 -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又減價集常平米,多作馕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又減價出售常平倉的米,制成許多稠粥和藥劑,派人帶著醫(yī)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注:(“減價”“糶”“馕粥”“遣使挾醫(yī)”“活”各1分) - (2)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輝燦爛,稱雄百代,自有文章以來,也屬少見。
注:(“渾涵光芒”,“雄視”,“鮮”“蓋” “鮮”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