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學校網(wǎng)為您提供《戴胄忠·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2021年高考全國乙卷|附譯文翻譯文言文閱讀題_高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9分,考試時間20分鐘!
*試題下面附答案,方便同學們及時觀察做題結(jié)果!
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日:“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執(zhí)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鄃令裴仁軌私役門夫,上怒,欲斬之。殿中侍御史長安李乾祐諫曰:“法者,陛下所與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獨有也。今仁軌坐輕罪而抵極刑,臣恐人無所措手足。”上悅,免仁軌死,以乾祐為侍御史。上謂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蓋欲思之詳熟故也。而有司須臾之間,三覆已訖。又,古刑人,君為之徹樂減膳,朕庭無常設(shè)之樂,然常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斷獄,唯據(jù)律文,雖在可矜者,而不敢違法,其間豈能盡無冤乎?“丁亥,制:” 決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進酒肉,內(nèi)教坊及太常不舉樂。皆令門下覆視,有據(jù)法當死而情可矜者,錄狀以聞!坝墒侨钌醣。其五覆奏者以決前一二日,至決日又三覆奏。惟犯惡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嘗與侍臣論獄。魏征曰:“煬帝時嘗有盜發(fā),帝令於士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訊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斬之,大理丞張元濟怪其多,試尋其狀,內(nèi)五人嘗為盜,余皆平民。竟不敢執(zhí)奏,盡殺之! 上日:“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
參考譯文
戴胄忠誠清廉公正耿直任職大理寺少卿。皇上認為舉薦入選的官吏中,多有偽造資歷者,下令這些人坦白自首,不自首的就處死。不久,有個偽造資歷而未自首的人(被發(fā)現(xiàn)了),皇上要處死他。戴胄上奏說:“依照法律,(這個人)應當被流放!被噬洗笈:“你只管遵守法律,卻讓我失信于天下嗎?”戴胄回答道:“皇上的命令多出于一時的喜怒,而法律則是國家用來公布于眾,取大信于民眾的根據(jù);噬贤春捱x拔的人當中有偽造資歷的行為,所以要殺他們;噬弦呀(jīng)知道不能這樣,再交由法律裁決,這正是忍耐小的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被噬险f:“你擅于依法辦事,我還有什么值得擔憂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嚴格執(zhí)法,爭辯的言論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決斷。天下就沒有了冤案。
鄶縣縣令裴仁軌私自役使門夫,皇上(唐太宗)大怒,想要斬首裴仁軌。殿中侍御史長安李乾祜上諫言:“法律是陛下和百姓們共同遵守的,不是您一個人獨有的,F(xiàn)在縣令裴仁軌犯輕罪卻判處死刑,我擔心天下人以后會不知所從。”皇上(唐太宗)龍顏大悅,免除裴仁軌死刑,任命乾祜為侍御史。
皇上對近侍大臣說:“我認為死刑極為重大,所以下令三次回奏,是打算深思熟慮的緣故?墒秦撠煹墓倮粼谄讨g就完成三次回奏。另外,古代處決犯人,君主為此撤掉音樂演奏,減少膳食。我的宮庭里沒有常設(shè)的音樂,然而常常為此而不吃酒肉,只是沒有制定法令。再者,百官斷案,只依據(jù)法律條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違法,這當中怎能完全沒有冤枉的呢?”(貞觀五年十二月)丁亥日,皇上下詔:“判決死刑犯,二天之內(nèi)要五次回奏;行刑的日子,主管膳食的不許上酒肉,內(nèi)教坊和太常寺不許奏樂。(這些規(guī)定)都由門下省督察。有依據(jù)法律應當處死而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記下情況上報朝廷!币虼硕H悦模ㄋ狼簦┖芏唷N宕位刈,是指處決前一二天(兩次回奏),到處決當天還要三次回奏。只有犯惡逆罪(惡逆是十惡之一)的,只要一次回奏就行了。
太宗曾跟近侍大臣討論訴訟案件,魏征說:“隋煬帝時曾發(fā)生盜竊案,隋煬帝命令于士澄逮捕竊賊,稍微牽連是非難斷的,全都拷打?qū)徲嵠仁狗,總共二千多人,隋煬帝下令全部處斬。大理寺丞張元濟奇怪竊賊如此之多,試著查究他們的罪狀,(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盜賊,其余都是平民百姓;(可是)(張元濟)最終沒敢堅持(公道)奏報(真相),把所有人都殺掉了!被噬险f:“這豈只是隋煬帝無道,那些大臣也沒有盡忠。君臣全都這樣,怎么能夠不滅亡!你們應該以此為鑒戒!”
-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
- B: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
- C: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
- D:戴胄忠清公直/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
- 答案為:C
注:上欲殺之是獨立的句子,排除BD。“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是個完整句子,意思是圣上因為候選人大都對自己的做官資歷造假,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所以選C。 -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犯顏,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長的威嚴,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諫的執(zhí)著態(tài)度。
- B:抵極刑,抵刑即處刑,抵極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體示眾的極端刑罰。
- C:減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災等讓自己感到內(nèi)疚的情況時,常食素或減少肴饌。
-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員,大理寺是我國古代掌管刑獄的官署。
- 答案為:B
注:抵極刑,極刑即死刑,抵意為達到,意即達到判處死刑的地步。B項解釋有誤,沒有尸體示眾之意。 -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本題分數(shù):3分)
- A:戴胄認為法律是國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條例,若皇上敕令與法沖突,應以法為準繩,唐太宗聽從了戴的意見,并高度評價他的看法。
- B:裴仁軌因私事使喚門夫,唐太宗要處死他,李乾祐說法律為皇帝與天下共有,不可輕罪判:太宗免去仁軌死罪,以乾祐為侍御史。
- C:唐太宗認為死刑關(guān)乎人命,如果機械執(zhí)行法條難免會出現(xiàn)冤案,于是加強死刑覆奏,讓判決更為審慎,這一舉措使許多人得以活命。
- D:魏征說,隋煬帝濫殺無辜,張元濟不敢諫凈;唐太宗認為正是因為臣不盡忠,最終導致了隋朝滅亡,因此告誠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訓。
- 答案為:D
注:D項,“唐太宗認為正是因為臣不盡忠最終導致了隋朝滅亡”與原文“此豈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不符,君臣都有責任,不只是臣不盡忠。 -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皇上已經(jīng)知道不能這樣,再交由法律裁決,這正是忍耐小的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注:解析:結(jié)合上下文語境,整體理解句意,注意重點文言詞語和句式要翻譯準確!凹取保阂呀(jīng);“斷之以法”為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翻譯時要調(diào)整語序;斷:裁決 ;“此乃……也”為判斷句式。 - (2)皆令門下覆視,有據(jù)法當死而情可矜者,錄狀以聞。 (本題分數(shù):5分)
- 請?zhí)顚懘鸢福?(請在橫線上填寫答案)
- 參考答案為:
(這些規(guī)定)都由門下省督察。有依據(jù)法律應當處死而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記下情況上報朝廷。
注:解析:根據(jù)上下文語境推斷重點文言詞語,要求翻譯準確。覆視:督察、審查;矜:同情憐憫;聞:使動用法,使知曉,上報。